諮商第五次了,感覺自己新的方向,和當初走進諮商室有很大不同。當初目標是,想要找出靠近爸媽的方法。但現在的目標,我想要減少大腦不斷重播創傷的影像。
實驗計畫
為什麼要斷離社群軟體?
在去年時,我面臨事業挫折,身體狀況下滑。我想自己需要全部心神,來面對挑戰。當時我每天會花 3 小時在社群軟體上,這是很驚人數字。而且我察覺到幾件事:
社群軟體吃掉太多時間,可怕的是,精力也快速消耗,我引以為傲的創造力,在滑完社群軟題時,靈感消失特別快。那種感覺就像是,看了 12 小時電視的虛耗感。
與此同時,我嘗試將社群軟體轉成,對我有價值的事物。開始摸索如何建立個人品牌,我的定位引起朋友誤會。讓我想起一畫面,一群豪豬在寒冷雪地中,嘗試靠近彼此來取暖,但他們一靠近就被堅銳刺針刺傷。我從 2008 年開始用社群軟體,到現在也累積不少歲月在其中,不同時期朋友認識不同的我,不一定能接受我的轉變。這件事其實責任不在我,但我仍感到挫折,所以決定先暫停社群軟體使用。
社群軟體上,每位朋友的狀態都不同,我常常感到吸收過多負面情緒。滑完一輪後,內心像是洗三溫暖一樣,一下大雨,一下烈陽,一下冰天雪地。社群軟體,透過這方式不斷調用內心資源。導致睡眠品質變很差,常常感到焦慮,在考量要調整身體需求下,覺得要斷戒社群軟體。
社群軟體帶給我過往很多美好,比如說,我可以不用限制地域認識新朋友。但我身心無法再承受這樣連結,而且我需要更專心面對挑戰,所以決定要斷離社群軟體看看。
我原本擔心的事情,後來我發現…
我原本擔心會失去朋友連結,朋友可能會遺忘我之類的。但後來反而是,不會。真的在意朋友,會敲私訊聊聊,約出來碰面感覺也比對著螢幕,或是旁敲側擊的去觀察朋友動態,那交流品質好非常多。
我斷戒時候是在 AI 推出時候,那時候周邊朋友像是瘋了一樣,每天都在分享最新 AI 消息。我感到自己需要消化這些,減少被時代拋在後頭的危機。換句話說,我很擔心自己會錯過什麼。但後來我想通一件事,商業變化不會這麼快,原因是,商業變化動力是來自新創,新創需要時間。技術落實到功能需要時間,功能落實到客戶買單需要時間,改變習慣更是漫長時間。我只需要定期的檢視技術、商業、市場變化,可能每季看一次就足夠了。我不需要一直追逐片段新技術,那些離真正應用都還很遠。反之,我回頭找客戶聊聊 AI , 聽他們內心渴望,共同發想想法,是更能貼近市場方式。
事業新機緣也是我擔心的點,擔心錯過弱連結,擔心少看一個機會。但我後來想想,我在社群軟體載浮載成這麼久,滑貼文感覺更像是撲蝴蝶,今天發現新蝴蝶很高興,明天又發現新蝴蝶,我每天都在撲蝴蝶,只尋求一個機緣,感覺很沒效率。想通後,我採取相反作法,種植一塊花園,吸引蝴蝶過來。成立 Blog 和粉專,專心寫好一篇文章發布,一篇文章一朵花,累積起來即是花園。
最後是擔心跟不上朋友話題,最近流行什麼,大家都在 Metoo 嗎?還是玩 AI ? 後來仔細想想,我個性不是那麼喜歡和人互動的,過於頻繁的社交,對我本身健康有很大影響。而且我年紀來到這歲數,不會整天和朋友膩在一起,我不需要在百般無聊下午想出話題。有在聯絡朋友也變很少,與其透過留言聯絡,不如約出來碰面。畢竟再過幾年,就是在葬禮上交際時候。
我擔心的事,通通不用擔心。我認真覺得,斷戒社群軟體到現在,我沒失去什麼,反而獲得更多好處!
我獲得的好處
獲得好處真的很有價值。首先,我精神狀況變好了,我睡得更飽,創造力也回來了,更能專注為客戶服務。因為專注在客戶上,我靜下心來,傾聽客戶心聲,這為我們帶來更多客戶。我不再因為潮流議題分心,我只需要安排每季檢視一次變化即可。
睡眠問題解決,真的對身體變化有很大影響。首先是,體重順利減重了,賀爾蒙也恢復到正常水平,焦慮問題也沒了。一睡治百病是真的,現在的話,我會準時入睡,盡量讓自己能睡飽充飽電。
生活變得很平靜,社群軟體是個爭奪注意力遊戲,每週都有新的潮流要跟,或是新的議題要擔心。斷屆社群軟體後,我發現我生活變得很平靜,不再因為看到某篇貼文感到氣憤,也不隨便背起不屬於自己的責任。遠離社群軟體後,我發現其實我的生活圈還蠻優質的,可以更靜下心來,觀察那些真正會影響我的議題。但我沒有錯過什麼,我知道幼稚園餵藥事件,也知道 Metoo 浪潮,我都知道,只是不追劇各方說法和細節。我等待中央社、報導者、YT 將資訊整理好,他們會採取更平穩語氣,和實事求是精神來講。相比社群軟體不知名帳號造謠。是更有品質訊息的來源。
學習休閒時間也變充裕,現在每週有兩天打羽球、一天去畫室、每天看 YT 學英語、打打薩爾達、寫日記和週記。為了能接觸國外案子,每天學英語讓我很有動力。完成自己擱置已久的心願蠻好的。
最後是,和家人相處時光品質更好了,我們不是在討論社群上追風話題,而是討論更長遠的人生議題,和各自生活體悟。
我真的蠻推薦,斷戒社群軟體,獲得更有品質的時光。如果身心不好狀態,更要減量使用。斷戒初期可能會有戒癮症狀,這些都能克服,會再下一篇文章來分享。
本週小記
來到第二季五月,這週開始將重心轉到行銷業務面,後勤部分已經可以全然交給 PM 處理。在 Retro 會議時,我詢問 PM 有什麼想回饋給我嗎?
PM 說,他感覺我很尊重他,交付工作也能將前因後果講清楚,很明理的人。但我似乎會很擔心交付給他工作,或是擔心他爆炸,但其實我交付多是 PM 範疇內。如果我遇到比較皮的員工,對方回絕的話,我不就又是撿回來自己做?他擔心我吃虧。聽到這段不免長吁一聲「 也算是走完第一段新手主管的歷程了吧 ⋯」
走在這條路上,根本是和自己內心惡魔不斷修煉的過程。去年一口氣尬三個角色:新手主管、背業績的業務、新手 PM,還不自量力的背了社群活動的總招。不爆掉才怪。這也是今年非常謹慎的看待社群的邀約,不隨意答應參與專案。
前天跑完一整天業務,回到家已經累癱了。打開客服後台,客戶的問題都妥妥的被解決。如果是以前,我跑完業務,回家還要繼續回覆客戶,真的是非常非常疲累一件事。因此,我也回饋給 PM 說:「 我真心覺得,找 PM 的決策是對的,我還沒有後悔這件事,該怎麼說呢,現在的我快樂很多,謝謝你。」
嗨嗨!大家好,我是陳怡君 Ginger , 我打算要做一個新計畫 – 【數位情緒卡實驗】。起因是這樣的,我原生家庭是基層家庭,我爸爸是土水,我媽媽是幼教老師,從小我們家就有滿滿的情緒,會在日常累積,累積到一段時間後爆炸。到我成年後,這樣循環仍然持續進行中。我明白基層承擔很多壓力,他們將我養大過程中也承受很多傷,我不忍心指責。但我也是社畜,而且還是白手起家的社畜,精力有限情況下,讓我不得不思考,有什麼解決方法…
年輕的我也曾經很懷疑,「我的家庭真可愛」這應該是都市傳說吧,才會被歌頌
但後來,我結婚,身邊朋友有小孩,我理解到
是知識!是能力!是對自己誠實認知!
(錢很重要,但有錢不一定有能力經營家庭)
前陣子還在和朋友聊,欸我覺得,應該要開一些課教人怎麼當男女朋友,怎麼當夫妻。
大家都以為,交往就自然會當男女朋友嗎?結婚了,就自然會當夫妻嗎?有小孩就自然會當爸媽嗎?
No ! 不會
「 經營 」 家庭,是如同經營企業一樣
需要各種知識,各種實作練習,各種casestudy 來學習如何經營。
因為沒有這一套家庭經營學,所以我們都用企業管理方法,轉化成家庭用
這裡是 Ginger 聊聊咖啡館,來到此地都是有緣人,讓我為您煮一杯咖啡吧!如果你喜歡這家咖啡館,你可以 :
1.將網站加入主畫面,不時來逛逛聊聊 iOS加入方法 | Android加入方法
2.留下 email 訂閱,交流經營心得。
這篇實用
我也常和陳俊嘉聊這個,我們的文化,缺少情緒認識這段,會從根本性的將腦袋鎖在一層,上不去了,因為無法察覺冰山下的變化,不知道自己為啥突然難過或是生氣。
前天吃飯,一位朋友聊公司上的事情,
:我真的不知道我怎麼了,我和主管問答,從旁觀來看也很正常,但我就是瞬間暴怒。
:看來就像是一般同事對話,他也只是在確認事情,對嗎?
:對,事後來看也蠻正常的。
:他問問題是可以的嗎?有符合你的作業流程嗎?
:有,這也是我困擾地方,是我邀請大家給我意見的。其他人給意見,我是主持人整理就好,但面對主管就會瞬間暴怒。
:hmm ,你聽起來像一團迷霧。還是你要不要試試情緒卡(?
( 掏出手機,點開相簿)
:左右滑滑,有在意的詞就說出來,我幫你記錄。
:憤怒、急躁、厭煩、不悅、輕蔑、擔心、困惑⋯
:這是你剛剛提到的詞,感覺如何?
:為什麼會有輕蔑呀?
:有什麼關係會讓你有輕蔑感嗎?
:( 當機 5 分鐘 ) 國中同學 OOO ⋯
開啟回憶模式後理解,這位朋友的國中同學,是曾經好朋友,在籃球賽中擔任主投角色,要求每個人將球傳給他投,有一天沒傳給他投就被吼了。
主管和這位同學,兩人有很多特質相近。朋友下意識將兩人連起來。
解開後,朋友表示肩膀輕鬆超多,雖然還是不喜歡主管,但至少知道自己暴怒是怎麼來的。
—
- 1
-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