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我是新手時候,有這觀念,既然都是個人出來打怪,應該就不用管理吧,如果可以節省管理功伕,專注在實作上,這樣不是更好。當然,就是面臨時間到交不出貨,或是被銃康的窘況。也蠻常在接案社團看到這疑問,這幾乎可以說是菜鳥老闆的誤區。
Tag:
moments
在 2020 年接觸這個詞,還不太會念, fa⋯ 什麼的。
會議主持人的功能,也只有模糊認識。大概知道是要引導現場人發言,盡量少講,收集大家腦內看法。
剛好那時,陳俊嘉新上任小組長,我們有一陣子都在收集各種會議模型,研究各種開會方式。
還蠻有趣的,要如何「對齊」每個人腦內想法,從 2 人 ~ 100 人,有各種技術協助人們站在同一條道路上。
但還是得說,這種學習,屬於實戰係,只有經過一場場會議練習,才有機會理解書中內容。
最近幾場會議,不論是副本還是工作,開始有感受到,喔!我懂書裡在講什麼了,原來這就是會議主持人作用。
一開始只知道,自己少講多讓對方講,頂多到對齊,但常常還是走向發散。現在可以引導,挖前後脈絡,指出衝突到收斂。
( 最近收斂技術越來越好 )
和陳俊嘉討論,我以為只要升主管都會練這技能。但其實沒有,這技術還是和體制有關,如果是威權型管理,是不需要這技術。只是現在職場越來越不吃威權這一套,如何對齊和引導,真心覺得蠻燒腦的。
昨天去誠品看成功人士的書。發現各國的主軸、書寫方式、對成功想像都不太一樣,互相對照,還蠻有趣的~
各國的成功人士書寫主軸 –
美國:樂觀正面、積極嘗試、最終將公司賣掉
台灣:勤奮努力、傻人有傻福、最終會買房買車
日本:一生懸命,傳承家業
—
簡報學問大!感謝 商業思維學院 簡報營活動
之前有感於簡報學問很多。在製作工作室的 saleskit 簡報時,開始考慮委託專業協助。
關鍵不在於設計。關鍵在於簡報架構,完全依賴自己想像土炮。每次覺得自己在土炮時候,都想抄答案。
這次商業思維簡報營,滿足抄答案的需求。會需要做 saleskit , 多是 toB 企業。雖然說不是同行,但可以借鏡。這點來說,就非常足夠了。
簡報一直是,我們和客戶對齊的工具。也會邀請客戶在簡報上協作。
這次學到,簡報可以分為,對內 vs 對外。
對外分為兩種:
1. 6 min 電梯簡報,陌生開發用
2. 20 min 對齊簡報,服務說明用
對內主要是對齊:
1. 讓人可以從 A 點 → B 點
我很喜歡這種,可以直接抄答案,有框架的東西。因為這可以讓我們釋放腦力,將精力放在細微調整上。如果沒有框架的話,每次要重新想架構,就耗去一半精力了。
雖然設計工作室,對外給人形象是創意為主,但我認為,框架和流程,才是支撐起創意的骨肉呀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