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週小記
這週稍為比上週鬆一點,可以更專心處理設計工程的需求。
週一前往點拾綠洲同學會,很高興的報告近況,點拾的課程的確是有幫助我打通關卡。我也真心佩服點拾,他們是很真誠在關心學生近況。如果是我,是做不來這種生意的。
週三到茹絲葵慶祝!慶祝工作室從吃錢的怪物,邁向能分紅的公司。如同《 獲利優先》寫的,真正將錢花在自己身上,感受到分紅的美好,心理會更有動力!
行動派、開副本、 創業路上學習者。以航行在大海眼光看待人生。關注領域有:設計 | 商業 | 心理。 → 歡迎訂閱本站加入 RSS reader → 合作來信:chenyijyun@gmail.com
這週稍為比上週鬆一點,可以更專心處理設計工程的需求。
週一前往點拾綠洲同學會,很高興的報告近況,點拾的課程的確是有幫助我打通關卡。我也真心佩服點拾,他們是很真誠在關心學生近況。如果是我,是做不來這種生意的。
週三到茹絲葵慶祝!慶祝工作室從吃錢的怪物,邁向能分紅的公司。如同《 獲利優先》寫的,真正將錢花在自己身上,感受到分紅的美好,心理會更有動力!
本週有點微炸微炸,分析後,主要是一週進了 6 通諮詢,有點炸炸的。
如果諮詢可以透過直播課,規律化,不是平常沒單,突然一週有單,也是一種節省業務接待資源的方法。
要身兼多職,案量拉高後,還是有炸炸的感覺。我在想,主要關鍵是「穩定」,如果有穩定的量,配置人員是可行的。但如果只是一時,現在就…加班給他過去吧!
上篇講到斷戒社群軟體的好處,這篇想聊如何斷戒,和應對癮頭。
首先,要了解社群軟體,是透過吃角子老虎的機制,不斷的調動各種情緒,去讓人腦無法預期下一篇貼文是什麼。
貼文一則則滑下來,對大腦來說,如同:
憤怒
憤怒
悲傷
開心
開心
悲傷
開心
本週小記
這週也是穩定推進的一週,一家從 5 月開始談的客戶,進入請頭款階段啦~~可喜可賀!
而且因為這家毛實在太多了(但我們深厚的技術力都破完了)窗口表示,還有其他專案要麻煩~這就是我當初預想的,雖然搞定資安和採購很困難,但同時也是門檻。
現在有感受到,GPS 說得定位,我們逐漸在行銷企劃的心中,建立起「 野薑是間能安心交付網站專案的公司,雖然有點貴,但是很安心 」這樣的形象。他們就會將球踢往我這邊。
最近也整理出,自己在每個星期扮演的角色。
在去年時,我面臨事業挫折,身體狀況下滑。我想自己需要全部心神,來面對挑戰。當時我每天會花 3 小時在社群軟體上,這是很驚人數字。而且我察覺到幾件事:
社群軟體吃掉太多時間,可怕的是,精力也快速消耗,我引以為傲的創造力,在滑完社群軟題時,靈感消失特別快。那種感覺就像是,看了 12 小時電視的虛耗感。
與此同時,我嘗試將社群軟體轉成,對我有價值的事物。開始摸索如何建立個人品牌,我的定位引起朋友誤會。讓我想起一畫面,一群豪豬在寒冷雪地中,嘗試靠近彼此來取暖,但他們一靠近就被堅銳刺針刺傷。我從 2008 年開始用社群軟體,到現在也累積不少歲月在其中,不同時期朋友認識不同的我,不一定能接受我的轉變。這件事其實責任不在我,但我仍感到挫折,所以決定先暫停社群軟體使用。
社群軟體上,每位朋友的狀態都不同,我常常感到吸收過多負面情緒。滑完一輪後,內心像是洗三溫暖一樣,一下大雨,一下烈陽,一下冰天雪地。社群軟體,透過這方式不斷調用內心資源。導致睡眠品質變很差,常常感到焦慮,在考量要調整身體需求下,覺得要斷戒社群軟體。
社群軟體帶給我過往很多美好,比如說,我可以不用限制地域認識新朋友。但我身心無法再承受這樣連結,而且我需要更專心面對挑戰,所以決定要斷離社群軟體看看。
我原本擔心會失去朋友連結,朋友可能會遺忘我之類的。但後來反而是,不會。真的在意朋友,會敲私訊聊聊,約出來碰面感覺也比對著螢幕,或是旁敲側擊的去觀察朋友動態,那交流品質好非常多。
我斷戒時候是在 AI 推出時候,那時候周邊朋友像是瘋了一樣,每天都在分享最新 AI 消息。我感到自己需要消化這些,減少被時代拋在後頭的危機。換句話說,我很擔心自己會錯過什麼。但後來我想通一件事,商業變化不會這麼快,原因是,商業變化動力是來自新創,新創需要時間。技術落實到功能需要時間,功能落實到客戶買單需要時間,改變習慣更是漫長時間。我只需要定期的檢視技術、商業、市場變化,可能每季看一次就足夠了。我不需要一直追逐片段新技術,那些離真正應用都還很遠。反之,我回頭找客戶聊聊 AI , 聽他們內心渴望,共同發想想法,是更能貼近市場方式。
事業新機緣也是我擔心的點,擔心錯過弱連結,擔心少看一個機會。但我後來想想,我在社群軟體載浮載成這麼久,滑貼文感覺更像是撲蝴蝶,今天發現新蝴蝶很高興,明天又發現新蝴蝶,我每天都在撲蝴蝶,只尋求一個機緣,感覺很沒效率。想通後,我採取相反作法,種植一塊花園,吸引蝴蝶過來。成立 Blog 和粉專,專心寫好一篇文章發布,一篇文章一朵花,累積起來即是花園。
最後是擔心跟不上朋友話題,最近流行什麼,大家都在 Metoo 嗎?還是玩 AI ? 後來仔細想想,我個性不是那麼喜歡和人互動的,過於頻繁的社交,對我本身健康有很大影響。而且我年紀來到這歲數,不會整天和朋友膩在一起,我不需要在百般無聊下午想出話題。有在聯絡朋友也變很少,與其透過留言聯絡,不如約出來碰面。畢竟再過幾年,就是在葬禮上交際時候。
我擔心的事,通通不用擔心。我認真覺得,斷戒社群軟體到現在,我沒失去什麼,反而獲得更多好處!
獲得好處真的很有價值。首先,我精神狀況變好了,我睡得更飽,創造力也回來了,更能專注為客戶服務。因為專注在客戶上,我靜下心來,傾聽客戶心聲,這為我們帶來更多客戶。我不再因為潮流議題分心,我只需要安排每季檢視一次變化即可。
睡眠問題解決,真的對身體變化有很大影響。首先是,體重順利減重了,賀爾蒙也恢復到正常水平,焦慮問題也沒了。一睡治百病是真的,現在的話,我會準時入睡,盡量讓自己能睡飽充飽電。
生活變得很平靜,社群軟體是個爭奪注意力遊戲,每週都有新的潮流要跟,或是新的議題要擔心。斷屆社群軟體後,我發現我生活變得很平靜,不再因為看到某篇貼文感到氣憤,也不隨便背起不屬於自己的責任。遠離社群軟體後,我發現其實我的生活圈還蠻優質的,可以更靜下心來,觀察那些真正會影響我的議題。但我沒有錯過什麼,我知道幼稚園餵藥事件,也知道 Metoo 浪潮,我都知道,只是不追劇各方說法和細節。我等待中央社、報導者、YT 將資訊整理好,他們會採取更平穩語氣,和實事求是精神來講。相比社群軟體不知名帳號造謠。是更有品質訊息的來源。
學習休閒時間也變充裕,現在每週有兩天打羽球、一天去畫室、每天看 YT 學英語、打打薩爾達、寫日記和週記。為了能接觸國外案子,每天學英語讓我很有動力。完成自己擱置已久的心願蠻好的。
最後是,和家人相處時光品質更好了,我們不是在討論社群上追風話題,而是討論更長遠的人生議題,和各自生活體悟。
我真的蠻推薦,斷戒社群軟體,獲得更有品質的時光。如果身心不好狀態,更要減量使用。斷戒初期可能會有戒癮症狀,這些都能克服,會再下一篇文章來分享。
本週小記
這週日常工作週,說滿不滿,說鬆不鬆,每天扎扎實實的將客戶進度推進。PM 和我說,目前客戶都消化差不多,他有點空閒。這是我做業務的問題,要怎麼做,才能穩穩地送案子到 PM 手中。
我在思考這題時,仍然認為直播課很重要,每個月開一次,將潛在客戶做轉換,盡可能地穩定簽約客人的量。
好佳在 PM 很樂意協助行銷工作,我將一些需要處理數字的任務交給他。果然還是要依照特質分工,能找到擅長數字的夥伴,是我的幸運。
野薑工作室
工作室這週仍在推進業務接待進度,將 2 位客人簽下來。今年業績就達成 3/4 了。我也有點感到緊繃,畢竟設計工程還在我這邊。雖然可以在等客戶回覆時,去做設計工程的東西,但這樣切換仍感到緊繃。
現在還是要將業務接待流程跑順。我看商思的文章是寫
我這邊流程會改成
我也有感受到,當我向更多行銷介紹野薑時,這客群是對的,他們對我們更感興趣,而且會一直來諮詢,不會像直客做完一次,後續只剩下維護需求了。
現在思路是,先將直播課建立起來,建立行銷同學客戶基礎,明年再開發課程網站。我對未來樣貌是清楚的,但落地是模模糊糊的。
回首摸索業務流程、分紅機制,也是這種感覺,已經清楚的看到未來,但如何落地還是模糊的。過往是靠商思和翻書,這次直播課嘗試找行銷顧問帶著走,有回應到凡妮莎說的
「 找顧問服務就是要讓他帶著你走到自己去不了的地方 」期待這次合作能帶我去不了的地方。
心智科技
這週走進諮商師,諮詢過程,覺得技術要取代諮商真的太難了。
諮商師下刀的方式,很精巧,完全避開我的防禦機制。相比之下,先生的問答會激起我的防衛機制,我可以明確感受到,諮商是一門技藝。
我也明白,為什麼諮商無法像是美白牙齒、美膚課程,賣 10 堂課、20 堂課。因為這是一種心理復建手術,堂數是依照復原狀況而定。
—
YC 課程 – 【 Keys To Successful Co-Founder Relationships 】 找到適任的 cofounder 成功一半
我也是非常有感,因為 Tofu 啟動時候,只有我一人,當時想法是,我要省錢,不能花錢請人。但其實,我需要是 cofounder 不是員工,而且我這樣做,是用時間換錢。因為我有不擅長的東西,例如數字,只有我一人的話,會一直被拖延,我討厭數字,所以這項任務會被我拖延。但現在 PM 很喜歡數字,如果我想逃避的話,我可以請他先去看看。
這也回應 YC 提到,有 cofounder 好處有:
找合夥任就像是結婚一樣,有些醜化最好放在前面
建立試用機制
微觀管理….這是我去年錯誤,深刻體悟到有多痛,小公司不該微觀管理。但當時的我沒辦法,第一次當新手主管,內心有太多心魔要修練,導致我採取微觀管理安撫自己焦慮感。今年因為主管工作熟練了,也開始將內在心魔一隻隻破掉,現在我多是對好期待、講清楚規格,等待成果。我可以更專心去做我的工作,並且信任他人。這狀態真的好很多。
前一週最大成就
(未來已經實現目標的我,對於這件事有什麼想法和感受)
走進諮商室,覺得不論在生命議題、和心智科技都有學習。
前一週最大挑戰
(未來已經實現目標的我,對於這件事有什麼想法和感受)
如何推進客戶進度,要將心力放在未簽約和已簽約上面,有點緊繃。覺得未來,還是要請一位設計工程,處理簽約後的客戶。即時這是我覺得有創造力的工作,我還是得學著放手,改做產品研發、商業開發、行銷。
下週最重要的一步,達成目標可行的做法
(規劃下一星期,讓那些成就和亮點發生,更接近個人未來願景)
心智科技
繼續觀察和寫諮商心得。
繼續看 YC 課程。
野薑工作室
終於將客戶推到報價階段了!! 希望下週能將報價和合約跑完!
健康
確診症狀好很多了。但因為天氣過熱的樣子,覺得食慾下降很多,和朋友吃海底撈,只吃得下一盤魚。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確診關係,這週特別想睡,早上 9:00 有點難爬起,感覺身體還在復原中。
財務
最近還是沒空展開,財報和獲利優先結合的專案。現在重心轉移到行銷,先將就用之前建立好的流程吧。
心魔
這週沒遇到什麼心魔。
只有在想,我如果要更有效率地賺錢,那我也許該改變工作方式,最近研讀這本書 《 一天工作4小時 》 也許可以給我一點靈感。
生活
最近下班生活是看 YT 學英文,意外的發現,當我聽越多英文時,在讀英文文章時也變順了!用 YT 學英文真的蠻快的!
平日生活的話,是週一、週五打羽球,藉由身體爆發力來達到放鬆。週三去畫室,滿足自己的創作欲。
我想這樣生活在有小孩後就會大轉變,即使如此,還是希望未來有小朋友。
本週小記
Covid 19 威力讓我每天在起床時大喊「 我不想上班 」,強烈感受到身體需要休息。因為人手少的關係,還是得「啞」著開會。
我再度感受到,諮詢顧問業,雖然成功率高,只要認真做有準時交貨就能做起來,但在放大勞力價值比,幾乎是 1:1 沒有什麼放大效果。
也就是,我投入 1 份勞力,換回 1 份資源,和僱員一樣,幾乎是 1:1 。
現在的策略是,盡可能累積勞動換取的資源,做一次性且能持續運作的事情。
將省下資源再投入 SaaS 產品開發。雖然這裡成功率只有 30% ,但放大勞動效益上,至少是 1:3 。等於投入 1 份勞力,可以換取 3 份資源。
野薑工作室
這週仍是業務接待週,這段時間,就是要耐心的解答客人各種疑慮,將需求縮到技術可行的範圍內,直到簽約為止。
這週迎來一位有趣客人,從北歐來的案子,問一下怎麼會想來台灣做網站?代理業務說,因為北歐人太chill ,常常罷工和各種理由拖延,這案子已經 2 歲了。
我當下大笑,沒想到國外也會發生。
我是蠻有興趣,一直都很想試試看國外市場,因為我知道他們消費力和台灣不同,同樣台幣報價,對他們來說,可能只是零頭。這也能符合現在盡可能放大勞動比的策略。
至於語言的話,我想也許可以將流程要用引導客人語言翻譯ㄧ輪。其他就用 YouTube 來培訓。畢竟工作上要用語言,範圍很狹窄,再加上用 YT 學英語蠻快的。台灣人英語至少有國中程度,搭配對的學習方法,應該可以在一年培訓起來。
感受到難得的振奮感,畢竟事業進入穩定期後,我的角色其實和上班族沒什麼不同,果然自己還是屬於衝浪者,面對這種案子,感到不是不安,而是振奮感。
心智科技
YC 教學 02 -【 How to Get and Evaluate Startup Ideas 】如何評估創新的 idea
這真的很有感,尤其我又是想法很多的人,最大困擾是不知道那個想法有潛力。在 Tofutype 失敗後,我獲得經驗是,可以更快評估 idea 是否是初創新手可以處理的?這想法最大困難點在那裡?但這是一個直覺。
從 YC 這篇讓我學到,更有系統評估 idea :
最常見的不好 idea 四種類型
a. 你解決問題,使用者不關心
b. 有一個工具 ex AI , 試圖找一個問題去使用 AI,但這通常是,使用者不關心的問題,自然不會建立成商業
c. 問題太過龐大,超過新創公司能負擔 ex 解決全球貧困問題
d. 新人殺手 idea , 這類 idea 通常來自創辦人生活經驗,看似很好解決,但其實背後有深厚結構性問題,會將創辦人困在裡面。ex 解決與朋友約會的app
面對自己 idea 方法
a. 去找有解決過這問題的人聊聊
b. 將 idea 視為起點,不是終點
評估 idea 想法 11 個問題
三種有潛力的 idea
例如:stripe 是一個提供多家銀行串接服務,因為銀行介面都不一樣,更麻煩的是要和銀行打交道,他們整合這些介面,讓工程師使用相當方便,創造 1000億美元的事業。這是很難啟動的題目,多數工程師想到要和銀行打交道,就會退避三舍(滿足門檻高),也是無聊的領域,競爭者一直存在,但不夠好用。
如何找到有價值 idea
參考閱讀:
前一週最大成就
(未來已經實現目標的我,對於這件事有什麼想法和感受)
發燒和沙啞的過完一週。
前一週最大挑戰
(未來已經實現目標的我,對於這件事有什麼想法和感受)
在燒聲之下,與客戶開會。唉,這也是想做大的原因之一,至少可以讓生病的人,有人手可以替換。
下週最重要的一步,達成目標可行的做法
(規劃下一星期,讓那些成就和亮點發生,更接近個人未來願景)
心智科技
下週要來第一次諮商,很期待,不知道會遇到什麼。
這週看完這本書,我再度感到,我內在衝突其實來自於,和文化既有規則衝突,和多數人想法違背。但我無法靠自己力量梳理,這本書給我一些思想工具來梳理。
這本書用哲學思考工具,拆解父母與子女的關係。最常見的是世代合約問題,子女出生時就欠父母一筆債,要透過照護父母老後生活還償還。
作者很擅長用思想實驗來拆解。他會說,假設子女欠父母一筆債好了,那債務人與債權人的關係,最基礎的雙方合意的合約在那裡?
當然不存在,原因是【 出生 】是
「 因為個人行為,將另一個人強行帶來世上 」
「 因此,我們有責任要讓此人成長獨立,成為世界公民 」
天呀看到這段,我完全起雞皮疙瘩。本來就是這麼單純的事,不是嗎?世代合約、孝道,只是因為社會資源匱乏制度不足,所需要的美麗的謊言。
我在想,自己去諮商,似乎也不是要解決什麼問題,更像是去學習,也許我會碰到邊界,也許會看到新世界。那都令人期待。
野薑工作室
下週希望能再將合約推進一步,也要撥一點心力來做行銷。
整理 6 月角色日曆,行銷角色掛 0 ,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。過往經驗知道,當我沒做行銷, 3-4 個月後就等著開天窗。
要如何在現有人力之下,將機制建立起來呢?我覺得是蠻大的挑戰。
健康
因為生病關係,我理解到深層疲憊感是怎麼來的。
遠端工作是在家中工作,有很多好處,比如遠離生病的同事,可以照顧家人。
但需要精神戒備的環境,和需要放鬆休憩的環境,是一樣的時候,身體會產生錯亂。
身體會一直以為在上班,長期下來,形成深層的疲憊感,而且從來沒有放鬆過。
這週嘗試下班後,去公園散步一小時,感受車水馬龍的下班感,騙身體下班了,稍微有鬆一點。
週五嘗試下班去打羽球 2 小時,意外的很有放鬆感,回到家有種鬆一口氣感覺。
沒想到遠端工作還有這種副作用,雖然比起上班的缺點,這算是小缺點。但要找到自己放鬆之道,或是幫未來的夥伴找放鬆之道,也是蠻不容易的。
財務
這週發放紅利了,本來要去茹絲葵慶祝,但卡在生病,只好之後再慶祝里程碑!
心魔
這週也突破一隻心魔。我發現我內在一直有種毀滅的衝動,當我將一個專案or 事業穩定下來後,我會先感到無聊,接下來,我就會想要來毀滅它。
之前有幾個專案也是這樣被我停下來。至於工作室因為牽涉多人,我一直在克制內心的毀滅的衝動。
這衝動很奇怪,事業穩定,不是原本的願望嗎?我也一直在努力排除風險建立制度,讓事業穩定下來。
但去了畫室後,我畫出的作品,我卻沒有毀滅的想法,只有寶貝和炫耀的心情。如果事業是我的創造物,應該也會和作品是一樣的心情。
就在這週聽了這 YT ,講述人在職場上四種動力來源,我突然理解這毀滅的衝動是怎麼來的
因為我明顯動力來源是「創造」,如果工作進入日復一日地時候,滿足創造需求的機會就變少了。如果我是員工我還能轉職,但因為我是主理人,我逃不了,所以反過來將自己權力放到最大,將這日復一日停下來,這就是毀滅心魔的來源。
想通這點後,我覺得畫室對我來說很重要,畫室能滿足創造的需求。再來是,將日復一日交出去,將自己安排在新專案角色,也許是比較適合的。
沒想到「毀滅」的源頭是「創造」,我自己都感到意外。
至少知道源頭,我覺得有安心許多,不用一直擔心自己內在衝動。也能用其他方法來滿足這需求。
生活
這週就是努力度過,工作壓力雖然算是得心應手,但在健康力不足下,仍覺得有點吃力。希望身體能快點恢復活力。
本週小記
連假後的一週都蠻緊湊的,因為客戶們會覺得放假有點心虛,開始追廠商進度。將手頭 3 位客戶,推進到報價單的階段,接下來會進入議價,和修正提案,期待報價單都能順利通過,這樣第三季業績就達標了。
也開始研究一下 AI 生成,現在看 AI 的 Demo 影片,我都會為工作室業務捏一把冷汗,我預期公版型網站、一頁式網站,會在五年內都改用 AI 生成,到時候做這類型網站就像是做簡報一樣簡單。我們手頭上產品有內容型網站,因為較為複雜內容管理系統(CMS)及邏輯呈現,有點難用 AI 達成。最近要開發的課程網站,也是內容型網站一種變形,應該也難以用 AI 達成。
我預期網站市場會進入整併期,低中價網站會被清掃一空,因為公司內部人員就可以如同做簡報方式,將這類業務做完。市場會留下邏輯型網站業務、系統型網站業務。原本做公版一頁式公司會往邏輯型、系統型網站業務移動,僧多粥少情況下,競爭會變激烈。推估會迎來整併期,如同印刷廠的歷史一樣。
搞定工作室之前,要先搞定自己,這是在點拾綠洲學到最重要一堂課。
週小記
這週有連假四天,去了海邊,到了海邊,不論是小孩或是小狗,都會很雀躍的奔跑。遠離電腦小小的螢幕,在戶外走走感覺蠻好的。
在海邊,想通一個點,其實不論老闆、員工,都是這個國家的勞動人口。在我們成為老人之前,都要持續貢獻勞動力,豐富彼此生活或是帶來效用。
老闆和員工差異只是在於技能點不同,老闆角色更擅長提高珍貴勞動力的運用效率。
如果說員工是單一價值最大化,比如說,特別會寫程式、算數、體力好。
那老闆就是背負將組合工作成果的角色,了解這些價值,組合成新價值,創造新的效用。
組合價值並且傳遞到市場的勞動和紀律,其實不會比員工少。
公司是創造傳遞獲取價值的系統,所以制度設計本質要思考是,如何增進傳遞效率。
這時候,高階主管喜歡的觀測數字,觀測也是有其成本,會和產生價值,共同搶珍貴勞動力。觀測目的是確保傳遞價值系統順利。
一份珍貴勞動力,要花在觀測,還是花在創造價值、傳遞價值、獲取價值。只能擇一投入。
老闆和員工都是珍貴勞動力,要謹慎的使用。
本週小記
這週上班六天,我個人是很不喜歡補班制度,因為這會打亂日常節奏。放假很好,但如果想要連假的話,就自己請事假,政府介入安排連假又補班,有點像是政府照顧小學生感覺。
現在不得不配合大環境補班,我打算只排客服工作,其他都不排。未來也是付加班費輪班來處理客服好了。
野薑工作室
現在工作室運作,經過幾輪的專案,和 PM 分工逐漸成形,負擔也沒這麼重,加上南瓜計畫接近尾聲,這週相對鬆許多。
我發現有一招可以加速效率的方法,就是「站」著工作,會比「坐」著工作,更有效率。上週排了 5 天工作量,用站立方式工作,4 天就做完了。週五可以空出來讀《 我這樣管理,解決90%問題!前王品執行長楊秀慧靠小框架扭轉大問題的管理學》這本書蠻好的!
這本書學到很多,不得不說,餐飲真的是高度成熟的古老產業,書中提到管理方法想當精緻,也充滿數字,我猜是不這樣做,就會賠錢。相比隔壁的 CRM 、ERP 系統,客人會自己來,真的不太一樣。
我現在感受是,市場紅海藍海無所謂。而是看客人的行為,來決定有沒有航行對方向。
心智科技
上週說要找諮商所,移往下一週好了!
前一週最大成就
(未來已經實現目標的我,對於這件事有什麼想法和感受)
將積累的案子評估完。
現在 presale 大約需要 3-4 次會議釐清需求,一場會議是 3500 元的話,一位新客的成本是 10500 元。
期待課程可以降低這部分成本。
前一週最大挑戰
(未來已經實現目標的我,對於這件事有什麼想法和感受)
這週在處理資安文件,我發現公部門寫文件和日本語有點像,公部門喜歡將「主詞」& 「受詞」藏起來。
比如說,需要紀錄日誌。
這裡就缺少 [ who ] 紀錄 [ where ] 的日誌。
如果是四年前的我,可能還沒辦法辨識這隱藏的問題。果然接這類案子,新手是不太行的,有太多魔鬼藏在細節中。
現在經驗比較豐富,背景知識完整,就比較好抓出這些細節。
心智科技
找諮商所,並且排到行事曆中!我發現沒排進行事曆,很容易被忘記。
野薑工作室
按照計畫,將專案推進。
健康
健康狀態還不錯繼續維持。
財務
在研究財報時,發現又有不對的地方。現在是,戶頭的錢,比損益表淨利多了 20 幾萬。真是頭痛呀~
獲利優先系統,這本書我已經翻了四遍,我想是可以告一段落。現在財務挑戰是,要怎麼將財報和獲利優先系統關聯起來。看來財務系統,是很漫長的專案呀~
心魔
這週遇到一個心魔,我在猶豫要不要投入做課程網站這條產品線時。
心魔說「 你又不喜歡教學,做這產品不會半途放棄,還記得之前做豆腐時,失去興趣的產品,有多痛苦嗎?」
我寫下 PIN 試圖整理我的想法,
Positive – 正面觀點
I – 中性的觀點
Negative – 負面的觀點
左思右想後,覺得還是要往這方向航行,不然一直卡在第一線的我,其實也很難去做有趣題目。讓工作室更有價值,就有機會招募有才華的人,未來要湊齊資本信任拼圖也較容易,雖然要繞點路,但我想還行。
生活
週三前往畫室,將素描課補完。畫室放著輕柔地鋼琴,重複的來回塗抹,因為炭筆粉關係,完全不能滑手機,只能專心的看著畫像。
兩個小時的時光,還蠻療癒的~
我有時會想,如果這世界是遊戲的話,我們天生就帶著 3 種能力值:
「 體力、腦力、心力 」
這三種力其中一個用完,就會進入休眠狀態。
在過往,體力為主的時代,腦力和心力不會被大幅消耗。但在這時代,腦力和心力,會不斷被手機給消耗掉。工作如果是在正常職場環境,只會消耗腦力,心力頂多消耗一點點。但如果在心累的職場環境,心力就會大幅被消耗。
現在整理下來,消耗心力最快方式是,滑社群媒體。畢竟心力就是用在處理人際關係上,而 FB 是消耗心力的佼佼者。感受到心力後,會更有意識注意,那些會消耗心力,那些會補充心力。
如果未來有小朋友而且大一點的話,一週排兩天去畫室,可以減少滑手機的機會,也有不同感官體驗,我想也蠻不錯的~這就是畫室的價值!不僅讓人有點想開畫室,主打脫離手機的美好夜晚,也許會很不錯~